
磷化分類
1、按磷化處理溫度分類
(1)高溫型
80—98℃處理時間為10-20分鐘,形成磷化膜厚達10-30g/m2,溶液游離酸度與總酸度的比值為1:(7-8)
優點:膜抗蝕力強,結合力好。
缺點:加溫時間長,溶液揮發量大,能耗大,磷化沉積多,游離酸度不穩定,結晶粗細不均勻,已較少應用。
(2)中溫型
50-75℃,處理時間5-15分鐘,磷化膜厚度為1-7 g/m2,溶液游離酸度與總酸度的比值為1:(10-15)
優點:游離酸度穩定,易掌握,磷化時間短,生產效率高,耐蝕性與高溫磷化膜基本相同,應用較多。
(3)低溫型
30-50℃ 節省能源,使用方便。
(4)常溫型
10-40℃ 常(低)溫磷化(除加氧化劑外,還加促進劑),時間10-40分鐘,電鍍加工溶液游離酸度與總酸度比值為1:(20-30),膜厚為0.2-7g/m2。
優點:不需加熱,藥品消耗少,溶液穩定。
缺點:處理時間長,溶液配制較繁。
2、按磷化液成分分類
(1)鋅系磷化
(2)鋅鈣系磷化
(3)鐵系磷化
(4)錳系磷化
(5)復合磷化 磷化液由鋅、鐵、鈣、鎳、錳等元素組成。
3、按磷化處理方法分類
(1)化學磷化
將工件浸入磷化液中,依靠化學反應來實現磷化,應用廣泛。
(2)電化學磷化
在磷化液中,工件接正ji,鋼鐵接負ji進行磷化。